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  >>  团史微故事 >> 正文

团史微故事 | 红领巾奖章背后的激励机制

发稿时间:2023-02-15 14:16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林洁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因为毗邻港澳,广州少先队组织很早就与香港童子军有所交流,特别是借鉴了童子军的奖章机制。

  1988年,广州市少工委启动了少先队“达标争章”活动,设置了60枚达标奖章,大大调动了每个队员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当时,广州还出了一本《达标争章手册》,这是广州少先队组织有效的素质教育探索。

  1994年6月,全国少工委正式推广“雏鹰奖章”,将雏鹰奖章分为达标章和雏鹰章两类,其中的达标章就源于广州番禺。

  现在的“红领巾奖章”,是在“雏鹰争章”及其它奖章活动基础上,突出党、团、队的血脉关系和红色基因传承,不断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而增设的,是少先队组织日常开展教育活动和评价激励的重要载体。

  从“达标争章”到“雏鹰争章”,再到“红领巾奖章”,是少先队员激励机制的创新发展,在加强少先队员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培养少先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 视频提供:广州市团校)

责任编辑:王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