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张仟煜 记者 李超)今年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江苏省无锡市友谊南路一家“孤独”的蛋糕小店开业了。这家小店面积约10平方米,由孤独症家庭主理,因一家人都爱吃榴莲而得名“榴莲家蛋糕”,主营手工创意蛋糕和甜点面包。
“开了这家店后,不仅为家庭创造了收入,也为更多的孤独症家庭带去了希望。”夏张铃是榴莲家面包的主理人,这是她人生第一次开店,在她看来,这家小店是患孤独症的儿子小林带给她的“惊喜”,“如果没有小林,我也没有机会认识这么多好心人,更不会开这样一家店”夏张铃笑着说。
小林今年17岁,在无锡市锡山区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临溪关爱帮扶中心负责人李薇眼中,他是典型的“大龄孤独症青年”—和她的外甥一样,即将成年或已经成年的大龄孤独症患者在离开特殊学校后,往往陷入“无处可去、无事可做”的窘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她主动与锡山区残联对接,推动“公益小店”模式落地,试图为孤独症青年打造一条可持续的就业路径——不是简单输血,而是真正造血。
在无锡市锡山区残联与无锡市锡山区临溪关爱帮扶中心的帮助下,榴莲家蛋糕开张了。开业一个月以来,吸引了不少回头客,首月实现盈利。同时,每售出一份甜品,即捐赠0.5元至特需儿童融合教育基金,用于支持融合教育项目、购买教具、开展家长培训等,助力更多大龄孤独症青年家庭实现共同就业。
(视频来源:无锡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