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  >>  青·理论 >> 正文

以红色基因铸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想信念

发稿时间:2022-07-13 16:36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葛莉珍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以“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引导学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核心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理想信念培育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意义,也指出了理想信念培育的核心内容。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民族复兴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精神价值;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民族复兴为目标、奋斗实干为途径的有机整体。以红色基因铸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信念,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引导青年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彰显新风尚,建功新时代。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奠基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接续奋斗的壮丽史诗。信仰是红色基因之魂,传承红色基因必须铸就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党的信仰从哪里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中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实现了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式发展,马克思主义铸就了红色基因的理论基础和合理内核,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这一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必须要在思想深处打牢理论认知的坚实基础,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为首要任务。高校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主要阵地,应持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以此来武装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头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因此,要创新实践形式,理论和实践要相辅相成,引导青年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真正成为百折不挠、终生不悔的马克思主义战士。

  第二,以民族复兴引领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是为人民利益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绝不是为自己谋求私利,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和人民求福利”。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党的目标所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就是不断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一百年,民族复兴是红色基因的目标引领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以民族复兴为指南,把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伟大梦想、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新时代的时代背景和时代际遇,定能为广大青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时代使命和时代考验在召唤广大青年拿稳奋斗的接力棒,“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以青春之我、勇毅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

  第三,以奋斗实干坚守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能够克服重重艰苦磨难、冲破无数围追堵截、战胜各种风险挑战,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创业成功的重要基石,红色基因的鲜亮底色,坚守理想的唯一途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传承红色基因,坚守理想信念,必须永葆奋斗实干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不是停留在脑海中、撰写在纸上、流传于口号中的,是要靠奋斗去践行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六点希望,理想信念唯有在热火朝天的实践中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广大青年既要仰望星空,也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脚步丈量真实的中国,在实际的调查研究和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做扎实事。同时还要勇于创新和探索实践,深刻理解和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以聪明才智奉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榆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18JZ06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