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定向、凝心聚力、铸魂育人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利于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基础,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思想定向。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每个国家推进现代化都有自己的特殊发展模式,都要基于自身的国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走老路、歪路和邪路,也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等方式,通过古今中外的纵横比较,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来源、特色等问题讲清楚,把中国式现代化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的区别讲明白,让人民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民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是共同发展的,不同于“串联式”的西方现代化。“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我们绝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否则只能是削足适履。只有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民宣传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提高人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深化,增强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同,才能使人民群众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实际行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历史前进的动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开展群众工作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成一股力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主动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教育,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融入人民群众,促使全国人民紧密团结为共同理想而奋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紧迫感,必然能够团结人民、凝聚人心,克服困难,取得胜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把爱国热情落实到本职工作中,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铸魂育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很大程度依赖于教育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人才资源的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任务,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青年确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为青年的思想和行为提供精神支柱;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青年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高尚优秀的道德品质;通过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使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通过引导青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青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革新创造的重要力量。
【本文系“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立项课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021QGRW0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广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