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  >>  青·声音 >> 正文

“一号文件”奏响乡村“奋进曲”

发稿时间:2023-02-14 16:41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作者:李群

  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13日发布。文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归根结底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这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是基础。在乡村,“一县一业”农村特色产业体系已经在构建,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眼下,各地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把不少小产业、“土特产”培育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只有把当地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才能让乡村产业更加兴旺。

  乡村产业要高质量发展,不仅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满足市场需求导向,还要从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角度彰显区域特色、乡村价值等,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畅通城乡循环,产业是关键,但更要强化“链条思维”,加快产业融合。比如,贯通产加销,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

  乡村产业要高质量发展,还要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立足地方特色统筹规划产业发展,科学布局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环节,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统筹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乡村产业要高质量发展,还要守住安全底线,强化技术源头创新,尤其是要聚焦种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高效精准的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方能提升乡村产业创新能力。

  “三农”工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中之重,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乡村产业要高质量发展,就要走农业现代化之路。一大批数字乡村项目的实施,让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不断缩小,乡村生产生活更加便捷高效,为乡村振兴添加了新活力。不少初加工、仓储保鲜、包装运输、电商销售等产业向产区聚集,加工、分选、仓储、包装、运输、电商销售等新产业新业态涌现,既让农民就业有“位子”,也鼓起了“钱袋子”,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行。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一号文件”奏响了乡村“奋进曲”,让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孕育“新生机”,在乡村振兴的图景里绘就“新风景”。(作者:李群)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