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  >>  青·研究 >> 正文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 94.2%受访者深感文明出游重要

发稿时间:2022-10-11 17:3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杜园春

践行文明出游,88.7%受访者会保持社交安全距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朱锐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如今,我国旅游业正高质量发展。出门旅行已经不再是高消费,而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日常休闲选择。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文明出游显得更加重要。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出门旅行,自然观光游、文化休闲游、乡村古镇游更受人们青睐。疫情防控常态化下,94.2%的受访者指出文明出游重要。践行文明出游,88.7%的受访者会保持社交安全距离,不插队不拥挤。

假期出游,自然观光游、文化休闲游、乡村古镇游更受人们青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二学生黄洋介绍,这个国庆假期她熬了一个通宵,去看了天安门升旗仪式,“洗涤心灵,感受庄严与肃穆”。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前往心中盼望已久的目的地,“我原本以为一个人去会感到孤独,其实担心都是多余的。不管是在去的途中还是观看仪式的时候,我都结交到了新朋友”。

就读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董芸菲,喜欢历史文化和自然主题的旅游活动。她觉得这些内容能让她感受到人生百态,在增长阅历的同时,更是增加了对世界与生活的感悟。“相较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文化会对我有更大的吸引力,让我感受到‘人’的力量”。

周芷羽是一所211大学在校本科生。她非常喜欢游览历史遗迹,目睹长城的宏伟、故宫的壮丽,感受历史沉淀的文化风韵。她觉得,“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旅行是课外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不仅能陶冶情操、增长见闻,还能修身养性、解悟释惑。体会大自然的浩然之力、感受人文景观的独特风韵。而且旅行是一个调整生活节奏和心理状态的好机会,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听风雨之声、虫鸣之音,舒展胸怀、净化心灵。在轻松愉悦之下,还能将课本的知识拓展融入到实际之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84.7%的受访者出门旅游了,15.3%没有出游。交互数据显示,二线城市受访者出游比例最高(86.1%),其次是一线城市受访者(85.7%)。

大家都进行了哪种主题的旅游活动?数据显示,自然观光游最受欢迎,62.4%的受访者都体验了。其次是文化休闲游(35.9%)。其他主要还有:乡村古镇游(33.6%)、户外探索游(32.1%)、滨海度假游(27.4%)、主题乐园游(19.2%)等。

出行过程中,95.4%受访者会注重加强个人防护

董芸菲说,考虑疫情,她这个假期没有跑远,去了市内的动物园玩了一天。她感到文明出游必不可少。

山东潍坊的张新智从事地质相关的工作。他也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明出游非常重要,因为安全第一,也只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达到放松休闲的目的。“我们应时刻关注疫情防控相关信息,遵循防疫相关政策,不要为防疫增添负担,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教授表示,如今游客的文化素养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乱刻乱画等破坏景观的不良行为大幅度减少。而且在政府的宣传教育下,人们绿色出行的环保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外出采取公共交通、骑行,自备环保垃圾袋等绿色行为处处可见。加上疫情防控意识的提高,保持适当距离等文明出行意识深入人心。人们在外出旅行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愉悦了身心。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品质。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94.2%的受访者表示文明出游重要,其中64.1%的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

当前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出行过程中,95.4%的受访者注重加强个人防护,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交互分析显示,农村受访者比例最高(97.6%),其次是一线城市受访者(97.2%)。

践行文明出游,88.7%受访者会保持社交安全距离

“出门在外,保持安全距离是时刻要做到的。减少好奇心,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及时洗手消毒,做好防护措施。出行中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既不给他人带来麻烦,也保护了景区环境。”董芸菲说。

来自河北邢台的大二学生孙一铭表示,在出行过程中,他时刻关注着旅行当地和目的地的疫情形势,做好了准备,随时调整行程。“时刻佩戴好口罩,备好消毒湿巾,尽量少接触公共物品,不随便乱扔垃圾。出行过程中也减少去人多的地方就餐,尽量去通风的地方游玩。不随地吐痰”。

张新智表示,他在出行过程中会定期进行核酸检测,非常注意个人卫生,公共场合也一定会佩戴好口罩,出行前提前咨询目的地的防疫政策,到每个地方都会第一时间做一个核酸检测。

大家都是如何践行文明出游的?本次调查显示,保持社交安全距离,不插队不拥挤,遵守文明“一米线”是受访者最为看重的方面,获选比例达88.7%。其次是维护景区公共卫生环境,不乱丢垃圾、随地吐痰(82.0%),64.0%的受访者表示是文明用餐不浪费,尽量分餐公筷。

王琪延表示,文明出游应贯彻于任何时期,在任何时间、场所及地点,游客都应做到文明出游。避免出现在公交、地铁等人员聚集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他指出,针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可以采取媒体宣传等手段,提醒群众,在社会上形成文明出行之风。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2.5%,二线城市的占39.8%,三四线城市的占19.7%,县城或城镇的占6.0%,农村的占2.0%。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