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  >>  青·研究 >> 正文

公共场合遇镜头“侵犯”,约七成受访者会拒绝被拍

发稿时间:2023-11-27 09:36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王品芝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在公共场合察觉到镜头的“侵犯”,你会如何应对?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约七成(69.1%)受访者会拒绝被拍摄,要求拍摄者删除自己的照片、视频,52.1%的受访者会保持克制,尽量获取证据并报警投诉。80.1%的受访者期待尽快出台公共场所拍摄准则。

  “在这方面不能害怕,害怕就保护不了自己的隐私权”

  “如果我走在街上,看到一个照相机对着我,一定会有不适的感觉。”北京某高校大学生杨凯觉得,商业街拍跟人文摄影是不同的,“街拍师拍照就是抱着获取流量或者赚钱的目的去的,这种情况明显就是把我物化了。如果当天我心情不好的话,可能会走到他面前去大声制止。”

  街头商拍、地铁偷拍……在公共场合察觉到镜头的“侵犯”,你会如何应对?调查中,69.1%的受访者会拒绝被拍摄,要求拍摄者删除自己的照片、视频,52.1%的受访者会保持克制,尽量获取证据并报警投诉,46.4%的受访者会与对方沟通,调出相册查看是否被偷拍,32.7%的受访者会高声制止对方并寻求他人帮助,还有25.2%的受访者不作为。

  00后女生王晶晶表示,如果遇到被偷拍的情况,自己会觉得很不舒服。这种情况下,她一般会打开手机摄像头,反录对方,“录下你过去找他要照片的整个过程,要勇敢地去说。我连在地铁上被人盯着看都会盯回去。在这方面不能害怕,害怕就保护不了自己的隐私权”。

  杨凯表示,被拍者其实很难找到一种正确合理的方式证明自己被偷拍了。大部分人的处理方式是让对方把手机相册打开,查看里面有没有自己的照片,但这种做法本身就可能会侵犯对方的权利,尤其是如果最终确认对方没偷拍。“如果是我,可能会尽量不让对方走,然后等待权力机构或者是司法机构来介入。但实际被偷拍的时候,往往可能因为愤怒或者别的情绪,直接就上去找对方了”。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苗全军律师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权利人受到侵害的,可以及时制止,要求停止拍摄、删除拍摄视频或图片并要求赔礼道歉。他提示说,被拍摄人要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向人民警察、安保人员等寻求帮助,并在其帮助下及时固定侵权证据。受害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根据违法情节轻重对侵权者(偷拍者)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究偷拍者的侵权责任。“但是这个过程中注意不要强行抢夺拍摄者的拍摄设备或者手机等,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若无确切证据被偷拍而强行夺取他人手机等拍照设备或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会涉嫌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

  80.1%受访者期待尽快出台公共场所拍摄准则

  苗全军认为,商业街内限制商业街拍是有必要的,这既保护了每位公民的个人隐私、肖像权,也尊重了艺术形式的发展。但“街拍”能够“火”起来,是因为它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大众与时尚之间的距离。

  调查中,80.1%的受访者期待尽快出台公共场所拍摄准则,其中32.8%的受访者非常期待。

  苗全军说,我们需要做的是规范拍摄行为,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此前成都太古里商场管理方就采取措施,对未经顾客许可进行偷拍、跟拍以及影响商场正常运营秩序与顾客体验的不文明拍摄行为进行劝阻,这些都是可取的管理措施。

  “若使用专业设备进行街拍,可以要求拍摄者办理拍摄许可证,并在拍摄时向巡逻工作人员出示。同时建议拍摄的每一张照片添加水印,证明是其拍摄。”苗全军说,在网络平台传播也需要注明已经过被拍摄者的允许,这样也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为后续因侵犯肖像权、隐私权的问题提供了可以查明源头的渠道。若是有其他人将摄影师的照片转载传播,摄影师也可以追究对方侵犯自己的著作权。

  受访者中,00后占25.0%,90后占41.9%,80后占25.3%,70后占6.4%,60后占1.4%。男性占40.7%,女性占59.3%。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杨凯为化名,丁香雪钰对此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