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  >>  青·研究 >> 正文

青年调查:近九成受访者期待更多优质文博讲解服务

发稿时间:2025-05-18 10:25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王品芝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品芝

  实习生 梁子祺

  近年来,文博游持续升温,成为文化旅游新热点。游览文博场馆时,你需要讲解服务吗?你对文博讲解服务有哪些期待?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9.8%的受访者期待更多优质文博讲解服务。更好地满足参观者的讲解需求,62.8%的受访者期待加强讲解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升参观者体验,60.8%的受访者期待拓展讲解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文物背景、历史细节的介绍。

  89.8%受访者期待更多优质文博讲解服务

  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楚雅淇认为,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或提前做过功课,参观文博场馆不听讲解,大多就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很多内容看不太懂,还可能会觉得无聊。

  90后张子易游览文博景点时经常“蹭”讲解,“之前去看石窟,如果不听讲解,收获就不太大”。

  调查显示,游览文博场馆时,16.1%的受访者每次都需要讲解服务,53.4%的受访者经常需要,27.1%的受访者偶尔需要,仅3.4%的受访者不需要。

  80后杨静带孩子参观自然博物馆时,得益于馆方的公益讲解,孩子学到不少知识。“刚开始我们带孩子随意看文字介绍,孩子兴趣不高,听到广播说有讲解,立马跟着又参观了一遍,对很多植物加深了印象,收获满满。”

  调查中,89.8%的受访者期待更多优质文博讲解服务,其中38.0%的受访者非常期待。

  60.8%受访者期待拓展讲解深度和广度,加强历史细节介绍

  楚雅淇有一次使用了一款互动性非常强的讲解器。“讲解器是触屏的,不光可以讲解,还能互动,可以给参观者出题,还有动画设计。但现在有些讲解器像收音机一样,需要游客输入展品编号才能听讲解或只能按照游览路线依次讲解,趣味性弱一些。”楚雅淇希望增强讲解器的互动性,在讲解中增加一些娱乐类、游戏类的小项目。

  “我们给孩子租了能扫描看视频介绍的讲解器,但使用体验不太好,感应不灵敏,讲解比较枯燥。”杨静说,她们是节假日花了一整天待在博物馆里,才碰上了公益讲解,如果时间比较紧张的参观者未必能碰到,希望有更多公益讲解,服务于更多人。

  江苏苏州的00后谢青崖也觉得,目前一些文博场所的馆方讲解相对较少,很容易逛一整天一个都没遇到。“是不是可以与高校或社会组织加强合作,扩充志愿者队伍并加强培训,解决讲解数量的问题。”

  更好地满足参观者的讲解需求,62.8%的受访者期待文博场馆加强讲解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提升参观者体验;60.8%的受访者期待拓展讲解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文物背景、历史细节的介绍;60.5%的受访者期待与高校历史院系合作,进一步扩充志愿者队伍并加强培训。

  张子易觉得,目前文博讲解中故事类型的讲解更多一些,比如讲到一个藻井,会讲其中的寓意、背后的故事,但较少会从专业的建筑或美学的角度为大家分析。“希望这方面的专业讲解多一些,让大家在感官上得到愉悦享受的同时,有一种上了一节建筑课、历史课的感觉。”

  此外,38.4%的受访者期待同社会第三方资源合作,探索讲解白名单管理制度;37.5%的受访者期待合理定价,做好价格监管,提高讲解服务性价比;25.1%的受访者期待丰富讲解形式,创新技术手段;14.8%的受访者期待优化预约系统,保障消费者权益。

  谢青崖说,逛博物馆的人多,需求也多,希望借助AI的力量,优化讲解形式,比如制作动线图、精细化讲解小册子、生成有趣的视频,或制作一些互动性强的小游戏,丰富游客的参观体验。

  受访者中,00后占15.5%,90后占51.6%,80后占28.6%,70后占3.8%,60后占0.5%。

  (应受访者要求,张子易、谢青崖为化名)

责任编辑:朱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