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的“蛤蟆吐蜜”冒着袅袅热气,圆圆的糕点侧面裂开一道缝,甜甜的豆馅儿从里面露出来,如同张了大嘴的蛤蟆,这经典的造型,就是蛤蟆吐蜜这道美食的由来。
刚刚结束的2023旅游博览会上,这道代表中华好手艺的美食受到国内外客人的追捧。
被列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蛤蟆吐蜜,有数百年的历史。第四代传承人、32岁的刘芃成说,看似造型简单的“蛤蟆吐蜜”要经过26道工序才能出炉。
他认为,蛤蟆吐蜜对味,最主要是坚持老技法。关键的是使用老糟肥,而不是酵母。发酵需要5天的时间,每天师傅都要不断的接肥,以保证面皮的韧性和天然香气。
七夕的巧果、八月节的素月饼……近年来,刘芃成跟着父亲不断翻阅古书典籍,把传统美食不断推陈出新,在他看来,创新无非就是把最简单的东西做到最好,“传承靠的是兢兢业业。”
当地政府把这道点心放进非遗博物馆,透过它向八方来客介绍中国文化。“蛤蟆吐蜜”还参加了外交部的天津推介活动和大大小小的美食节等,甚至有不少顾客从国外慕名而来,专门来尝尝这道传统点心。这些都让作为传承人的他们更有信心,把中国传统美食技艺坚守下去。
尽管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但这个年轻传人依然坚守“慢方法”。他还是坚持手工制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守在自己的小店里干活儿,“不做规模化量产”。
他认为,产品可以创新迭代,但不变的是把手艺做好做精的那颗匠心。
手艺人虽有国界,但手艺没有国界。传承人刘芃成守在自己的一方天地,用老技法、老手艺,带给顾客对味儿的甜蜜,通过对传统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力量。(文字、视频/王军利)